分类 杂谈 下的文章

可视化编程的一二事

最近两年时间都花在可视化编程上,谈谈对它的一些思考。

最近几年少儿编程正在风口,很可惜我们团队的目标并不是这个,不然也能融上一笔钱,我们自己的产品在同类来看并不会太差。国外比较知名的产品就数scratch这个产品,前些时间由于内容风控问题,被国内墙了。那么只有一家独大的编程猫,其他的机构并无太知名,做的事情也只是偏培训,而非产品本身。
可视化编程的一二事
这是我们最近两年都在做的事情,小游戏可视化制作工具。我们的目标是让不会写代码的人能够做出游戏,这个目标会比编程猫的难做的多。毕竟成品的游戏和教少儿“编程”是两件很不一样的事情。后者更注重教,需要的是课堂,课件,老师,对产品本身的要求并不会那么高。老师和学生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产生内容,而对内容本身的品质是不需要高要求的。但让人做出游戏这个事就远飞那么简单,希望用户能创作出作品,真实可玩的线上游戏。而游戏制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新年伊始

今天是开工的第一天,刚从家里返回到深圳。咱们这群进城务工者,渐渐的把远方当做了家,家乡变得陌生,不再有更多期待,或者喜欢。今年到了年初六,就特想离开,远离烟花爆竹的喧嚣,远离凄凄的阴冷天气,多呆几天都显得特别多余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杀死一只知更鸟又怎样

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刻画了一个温暖的父亲形象。后来被拍成电影,上映时期正值黑人运动的高潮,与其遥相呼应。不难猜测电影是为了黑人运动推波助澜,更进一步表达了一个民族该如何从愚昧固执中走向文明。很多人眼中的美国是多么的牛逼,许多时候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,却很少思考背后的血泪。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都是从艰难的博弈中产生的。美国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,在文明史上留下了很多灿烂的烙印。而咱们号称五千年,多少时候是在简单的翻来覆去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关于工作

(一)

我很反感在微博、朋友圈等地方向大家表白自己工作很辛苦,或是想在领导面前表现,那更是让人嗤之以鼻。我认为干什么都不容易,选择了一种工作,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。既然选择了,那就把它做好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沙龙杂感

周末参加了阿里技术沙龙,主题是围绕H5加速进行的。分享的三位嘉宾分别来自BAT,但却没有一位是做前端开发的,都是研究手机浏览器内核,这确实有点出乎的意料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毕业两周年

今天没去上班在家歇着,刚和好友看完《变形金刚4》,耳朵还在问问作响。前两个月加了些班,虽然收获的东西不多,但可以说是这工作两年以来最忙碌的一段时间。很喜欢这种充实,但不喜欢这种没有收获的忙碌。回过头来看,我也不知道我在哪个阶段学到最多了,翻开过往的日记,满是抱怨与迷茫,这两年应该是在迷茫中成长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以爱之名:我所理解的婚姻

年事渐长,家里的父母、身边的亲戚、街坊邻居时不时的会问问你,有没有合适的对象,打算啥时候结婚。没有什么好说的,到了这个年纪,而我们就该结婚。凑的份子钱越来越多,深夜里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得找个人来一起要回份子钱,艾玛,难道是为了份子钱去结婚么。如果婚姻没啥好处,这点应该算是最大的好处了。

无可非议,有些人在情场总是失意的,失足的也不少。总之最后的结果导致年龄越来越大,却找不到对象。眼看着都快三十五六,家里父母愁白了头,从小到大,一路担心过来,到了最后的关口却卡住了,做父母的也无能为力,责备自己的孩子无能也不是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体验至上

今天这篇文章是关于互联网的,但我更希望其他行业的人也能看到,互联网行业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。

从九八年到现在,国内互联网快速发展了十五年。如果你们稍加注意,互联网正在渗透我们的生活,虽然很多地方还做的不够好,不够完善,但那已经有互联网的影子,正在逐步蔓延。虽说最近的这几十年里,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出现,但毋庸置疑的是以前只出现在电影里的场景已经搬到现实生活中了。

阅读剩余部分 ->

二水的困惑

(一)

二水在五年前问我信仰是什么东西,这么抽象的怪词让人摸不着头脑。我哪里知道什么是信仰,当时又听大家在讨论佛教,伊斯兰教,基督教等,看起来像迷信,搞得装神弄鬼,神神秘秘,我也只好不予置否。二水在阴森的教堂里,对着教堂的十字架上的人问道,你是神马(神吗)?

阅读剩余部分 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