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花夕拾——读后感
by addy 原创文章,欢迎转载,但希望全文转载,注明本文地址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iamaddy.net/2017/07/dawn-blossoms-plucked-at-dusk/
原来这书是一本散文集,上了这么多年学,看了这么多书,也没能说出散文到底如何定义。只知道散文可能就生活中的一段经历进行描述,比较简短,相对真实。现在的一个博客或者公众号文章可能会比较像这种风格,但又和杂文不太一样。总之,对我而言不是件重要的事。
原本名字叫做《旧事重提》,一看就知道是一部回忆性的作品,不过朝花夕拾这名字比较文艺,早晨的花到晚上才来捡,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。
十篇文章看下来,就数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印象最深刻,还特意把写百草园的那段话摘录了下来,让我也拾起了往夕的一些回忆。所以共情的文章才能让人感同身受。其次就是《父亲的病》,鲁迅作为家中的长子,肩负起家庭的重担,那时候鲁迅年纪还小,四处寻药,花费了金钱和时间不说,可是父亲的病却没能治好,与“名医”周旋几年后深深的感到绝望。一旦他们治不好病了就会介绍医术更加出名的医生来看,很顺溜的把锅甩给了别人。至于那些药方,譬如水肿,则找到字义上相克的东西作为药品,而那可能根本不是药物。荒诞离奇的东西竟让人无法反驳,毕竟没有人懂得。面对如此庸医,徒有无奈。
鲁迅父亲去世后,他便开始了求学旅途,为的是脱离当前这个环境。辗转到南京,上过两个学堂,待到毕业,所学地矿类的专业就业形式不好,所幸还有留学一条出路,便继续求学,去到日本仙台学医,此中缘由可能是因为那时父亲的疾病无人医治吧。在《藤野先生》中的藤野是他的恩师,非常有耐心且无私的教他西医,希望能过把西医带到中国去。在日本期间看到的一些诸如留学生带弓脚鞋到日本(裹小脚)、同胞对日本人杀害中国战俘而鼓掌喝彩等现象,遂决弃医回中国。回到家乡后在学校工作,后来偶遇留学时期的留学生范爱农,这个人的一生颠沛流离,最终死的也很凄凉。十篇文章有比较强的时间先后吧,从鲁迅小时候到留学归来的一段经历。
其他几篇诸如《无常》、《二十四孝图》没有太大的印象,回忆了在绍兴的一些旧事,讲了封建迷信、封建礼仪等一些糟粕的东西。在主流的价值观里当然要被表述为鲁迅描写了什么,然后这又表现了什么精神等等诸如此类。大都是这种俗套的东西,以语文教学的那种方法来解读每一篇文章真叫人反胃。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语文的缘故。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这篇文章读起来的让我共情,我觉得这就是我喜欢的原因,如果非要上升到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的高度,我宁愿不读了,一旦带入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散文就一点都不美了。
一看到美好的文字,就想起那句话:文学不能教你怎么挣钱,但可以教你热爱生活。
本文为原创文章,可能会经常更新知识点以及修正一些错误,因此转载请保留原出处,方便溯源,谢谢合作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iamaddy.net/2017/07/dawn-blossoms-plucked-at-dusk/
个人知乎,欢迎关注: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iamaddy
欢迎关注公众号【入门游戏开发】
近期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