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addy 原创文章,欢迎转载,但希望全文转载,注明本文地址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iamaddy.net/2015/06/traval-to-formosa/

离开台湾已经两个星期了,有时候怀疑两个星期前我是否真的在台湾。或如阿珍所说,这可能不过是个梦罢。

(一)

早晨6点,城市开始苏醒,湿漉漉的路面散着晨光,刚下过雨,空气清新,只差一米阳光,这样的早晨就会格外迷人。开往香港的汽车在路上驰骋,穿过山和大海,漫天的云层层叠在一起,像是又要下起大雨。机场人来人往,工作人员的脸上大都没什么表情,无论是过境的还是机场的,这貌似是香港特有的一种冷淡,而台湾人有时热情的让你觉得有点过头。望着远处的疑云,再过两小时,我将在彼岸。

 

五月的台北,是闷热的;伙伴们的心情,是激动的;我的肚子,是饥饿的。此时给我任何吃的,我都会觉得很好吃。于是,在街边随便找了些吃的搪塞自己。下午三点,正常营业的餐馆屈指可数。再加上这是周末,估计店主更加不愿意开门做生意,台湾人是多任性啊。吃完了后,我满大街的找垃圾桶,走过好多街道,一个垃圾桶都没找到,有点像游戏里面走迷宫找宝箱。这一路上不是在产生垃圾,就是在寻找垃圾桶扔垃圾,真是让我记忆尤深。

 

晚上在台北师大附近逛,旁边还有一座音乐学院,红色的围墙上镶着一些乐器的画儿,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文艺。夜色朦胧,走在街道上,耳边嗡嗡作响的机车声,忽然下起大雨,旁边还有一夜市,也没吃到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。跟国内的一些热闹景点也无甚差别,如厦门的曾厝埯。走着看着就累了,场景如此的雷同,显然就没多少趣味。只想在街头找家咖啡店,点一杯卡布奇诺,坐下来听听台北的雨。

 

房东是个建筑设计师,住的几天都没有见到人,由一个香港仔接待我们,住的地方还有一外国老头儿。老外不是在客厅里拿着kindle看书就是在房间里上网。香港仔跟我差不多大,请了三个月假期来台北放松,跟了一老师学吉他。他觉得香港压力大节奏快,所以来这边休闲,但我不觉得台北的生活节奏会很慢。光看着马路上那躁动的摩托车,这哪里还节奏慢,还好大家都比较遵守交通规则,不然比深圳马路还要吓人。旅行调节,有时候可能就想到一个陌生的无人打搅的环境清静清静。要说节奏慢,深山、乡下那才是真正的慢。台湾人脸上的那种从容淡定、不浮躁,倒没有传说中那么夸张。年轻人身上该有的特点也都有,泡妹逛街打游戏,总归是些吃喝玩乐的事儿。荷尔蒙泛滥的季节,青春本该是浮躁不安的嘛。

 

第二天早上奔猫空缆车去,结果正好碰到在整修。大热天的在动物园门口看到一群台北小朋友在表演,吹拉弹唱的,听了大半天才缓过神来,原来是神曲《小苹果》,我不想解释这曲子有多火。后来打道回府就奔正中纪念馆去,近代史学得也是稀里糊涂,所以没看出个大概。蒋介石当年在台湾也建了类似故宫样的建筑,只是规模小多了,现今变成了国家戏剧馆和音乐厅。晚上和阿珍的台湾同学吃了个便饭,聊了聊他们的生活习惯,天南地北的聊,我的问题太多,以至于被他们说成是在做采访,主题是“台湾人民的幸福生活”。由于时间问题,只在101下面饶了一圈。阿珍的同学一路上特客气,言行举止间透露出一些激动,定是见了眼前这俩美女心跳加速。

 

天很热,台北的故宫很小,刚到门口一人就朝我走来,要我退党,没入党退个少先队也行,你说这是有多大仇啊。树荫底下还坐了一排法轮功打坐的人,回来听jattle说人家的工资可高了呢。还是我太天真,你想这大热天的没钱谁给干这事儿。然后在故宫里面转呀转呀,转了大上午。无非是看些古董文物,看久了就倦了。坐在过道旁的凳子上,看着人来人往,听着他们的议论纷纷,偶尔还能听到顺溜的东北腔。大部分游客都是亚洲的,大陆来的很多都是随团,还能听到一些日语和韩语,还有些东南亚人。结束略显无聊的参观后,中午吃了点西餐,饭后发生个小插曲。快到地铁口时,发现手机落在餐厅了。忐忑的走回去找,结果也顺利的找回。旁边一姑娘走过来,告诉我们她替我看着手机有一会儿了。顿时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,我想在大陆绝大部分情况下会发生你们都懂的。

 

下午坐地铁前往台北的郊区,淡江中学,看过《不能说的秘密》的人应该会知道,周董的母校就是那里。很遗憾,四点之后就不让外人进入。而后我们去了旁边的真理大学,也是一座很美的学校。红砖墙的建筑风格,校园不大,很文艺、安静。傍晚临近,坐在淡江的边上,看着远方的落日在云层里穿梭,漏下金黄的光。吹着风,哼着歌,拍着照。江水拍岸,渔舟唱晚。对岸的山丘,远处的斜塔,归家的昏鸦。从日暮到日落,点点星光,闪闪烁烁。

 

等到太阳早已消失在天际,我们才开始返会市区。等待我们的是士林夜市的各色小吃,很遗憾,不知道是我嘴挑还是真不好吃。逛了一圈,肚子是饱了,但嘴却没满足。总归是不要期望太高,小吃林林总总,但没多少是你还没见过的。而后买了很多水果回家,两姑娘接着逛街并买火车票(此处该有掌声),我觉得男的天生就不适合逛街,要不然怎么走两步就想坐。还没怎么来得及看看台北的夜,就要离开了。

 

(二)

坐着台湾的普通列车,离开台北,前往九份。

 

火车很普通,外观看起来也有些年代感,火车站也有一股怀旧味儿。不用身份证买票,不用检票,就跟坐地铁一样。人很少,坐位很宽松,干净舒适。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瑞芳,转一趟巴士达到九份街区。中间又发生一个插曲,下火车拉着行李往公交站走,犹豫了半会儿,一人走过来告诉我们去哪坐车,坐什么车。你敢说在大陆遇到这样的一人你不会保持距离怀疑是骗子?

 

对九份的了解知之甚少,从一场讲座中得知,吴念真是九份人,他口中的九份当然再也不是当年的九份。任何一个地方变成热门旅游景点时,恐怕没有不变味儿的。如今便利店开遍了整个台湾,以前的小卖部恐怕早已经绝迹。小卖部曾是一片地区的信息集散中心,任何的八卦消息都在这里流转,街坊领居都会与店老板吐糟,会听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。而今你难道会与便利店的小姑娘吐槽?还有一部电影是关于九份的——《悲情城市》。闲暇在家的时候没来得及看,在火车上看了一大半,然后在九份的夜晚补上了。九份这个地方大部分可能还是因《悲情城市》而出名的。很老的电影了,讲的是历史往事。后来又得知《千与千寻》的一些原型就是在九份,仔细一看,却有几分神似。九份有金矿,淘金热,曾繁荣一时,后衰落,再成为现在的旅游景点。

 

这座小镇坐落在山腰上,俯瞰下去就是山和大海,草木兴旺,不由得让人想起了《后会无期》里面的东极岛。公路蜿蜒像大蛇一样盘旋在山腰里,房子零散的坐落在山腰上,绝大部分建筑都是民房,一眼望去就是一个山腰上的小乡村似的。游客还是蛮多,镇子里有一个集市,卖着各色台湾特产和台湾小吃,还有一些像是来自义乌批发市场的小玩意儿。芋圆的味道挺不错,可惜等到晚上再去买第二份的时候已经打烊。令人惊讶的是晚上八点大部分商店都打烊了,街道上干干净净的,人也很少。夜晚的九份,太迷人。昏黄的路灯一颗一颗的闪耀着,散步在蜿蜒起伏的路上,聆听着夜的宁静。闹市的茶楼挂着小小的红色灯笼,在微风中摇曳。让我想起《仙剑4》里面的即墨镇,忆起了《千与千寻》中汤婆婆的屋敷。生命中有很多地方似曾相识,怅然回首,发现突然老了许多,没有什么是岁月带不走的。

 

(三)

离开九份的那天就开始下雨,雨一直跟随我们经过台北,又下到台中,辗转高雄,还下到了垦丁,最终又回到了高雄。我们几个简直就是雨神,台湾人民说他们已经开始干旱了,这是今年为数不多的雨,感觉我们真是“伟大”极了,造福了这么多人。旅途的计划被雨天给打乱,下雨的垦丁毫无特点,没有蓝天白云,没有沙滩美女,收获的只是满大街的游客。穿着雨衣在海边漫步,时而放声歌唱,时而各怀心事的沉默玩沙。大雨持续了很久,毫无留念的回到了高雄。在高雄雨继续下着,可依然要出行。租了两辆摩托车,在瓢泼大雨中骑车,骑到了高雄的一个岛屿上,天色变得更暗了,暴风雨来临的前夕,大海给了别样的景致。从近到远,海的颜色是逐渐加深的,看上去就像一堵立着的墙,不是平面而是立体。许多的船只在海上航行,散布在墙面上,风云变幻的天气,更是添加了一丝魔幻。

(四)

台湾的最后一夜睡得不是很好,半夜三点多醒来看视频,后来就再也没能入睡。在漫长的飞机航行中,在脑子里翻阅着过去的时光,不那么好也没那么坏,只是到彼岸兜了一圈。行程前期自己都没怎么参与,全靠小伙伴准备的妥妥当当。卖的了萌当得了姐的阿珍,安静的美男子小明,活泼可爱笑点低的菲欧娜,再加上这个逗比的我,旅途的过程精彩纷呈。

 

没有什么旅行意义,困惑我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出去一趟就不在了,也并不会因为一场旅行从此改变了人生。旅行的动机就是很简单,想出去那就去走走,世界那么大,那就去看看。有些人说什么去趟西藏,洗涤心灵,褪去内心的浮躁。在家连衣服都懒得洗的人,就别指望能够洗涤心灵了。我相信是一个人的眼睛、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,决定他生活的色彩。用心的感受生活的美好,感受别人的生活,原来生活可以这么不一样。

(看图文版点这里

本文为原创文章,可能会经常更新知识点以及修正一些错误,因此转载请保留原出处,方便溯源,谢谢合作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iamaddy.net/2015/06/traval-to-formosa/

个人知乎,欢迎关注: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iamaddy

欢迎关注公众号【入门游戏开发】 入门游戏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