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addy 原创文章,欢迎转载,但希望全文转载,注明本文地址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amaddy.net/2017/04/future-history-thinking/

一开始我还一度以为这个作者的思路有点厉害,先剖析人类社会的进程再给未来画饼。结果大部分网友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内容跟作者的《人类简史》(未曾看过此书)内容重叠,知道真相的我就不用看《人类简史》了。那天柳兄问到看完有什么想法,可能前半部分相对精彩一些,以至于都没怎么想未来。

看完整本书,我的兴趣点更在于人。自身处于互联网这个行业,其实对未来的预测种种,我相信身边大部分人通过媒体也能够略知一二,那些风口上的猪:人工智能(AI)、VR、大数据、机器人等等有些已经落地实现。对科技改变生活这点最基本的认知,恐怕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就是一个共识了。如果说科技只是手段,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目的?书中作者提供了三个预测点:

1、长生不死
2、幸福快乐
3、化身为神

有没有感觉很神话的样子,这几点让我觉得作者几乎在自写自嗨。当然这几点也不是普罗大众能够享受到的,即使真等到那一天,那也是精英阶层的特权。长生不死具体来看就是特别的长寿,通过生物科技来改变人,包括改造基因,人工培育婴儿等等先进的生物技术,能够克服疾病与延迟衰老。从目前来看生物技术的发展比信息技术还是慢了些,当然其存在的技术壁垒也很高,克服难度大,短期内是很难看到的。但是通过人工智能,提高看病效率、诊断的准确率短期内还是很有盼头。

关于人类的社会的发展,我根据作者的思路画了下面一张图,各种因素如何相互影响,才导致了今天这个样子。
《未来简史》读后感

受到科技的发展的影响,人类越来越不相信神的存在,世界哪里是上帝创造的。

我们并不是活在高于日常生活的戏剧之中,生活没有剧本,没有剧作家,没有导演,没有制片人,而且,也没有意义。

我们只是在这一个行星上占据着再小不过的一点位置,存在着再短暂不过的一段时间,如麦克白所说的那个可悲演员,在台上得意或者失意一会儿,就再也悄无声息。

神奇的是,社会居然没有奔溃。人生无意义,你说还活着干什么?

这时候出现一种思潮,人文主义。

人文主义:上帝已死。人文主义崇拜人性,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寻找意义,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。人文主义的口号:要聆听自己的声音,对自己真诚,相信自己,追随自己的心,做让自己快乐的事。感觉对了,就做吧。为自己想。

这段话是不是很耳熟?如今市场上各书店里摆放的书籍无不充斥着这些字眼,也是各心灵鸡汤的句式。说到底就是follow your heart嘛。

唯有从人的感受出发,才有权判断人类行为的真正意义。

前几年美国同性恋的合法化,我想这应该是人文主义的高潮了。

可是人真的认识自己吗?从目前生物学的角度,没有丝毫证据能够证明灵魂的存在。至于意识,无非就是脑电波中一些波动。灵魂、意识等这些不都是虚构的存在吗?甚至作者认为人本身可能就是由一套算法控制的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旧神坛倒下,但是新的神又被创造了,那就是人类自己。为什么?科学进步使得智人拥有的力量越强大,改造人类自身,改造世界都成为可能。这不就是大家曾经相信的神吗?

那么问题来了,对于平凡的人来说,如果真正的自己就只是比动物更复杂一点的生物而已,文人主义的“人生就是为了体验”的这个观点就完全站不住脚了,通过药物或者电流刺激脑区域以获得持续不断的丰富体验,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?

未来的人会赋予人生什么样的意义不知道,我们活在当下,必须自己去赋予人生的意义。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,没有办法,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,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,拥抱变化。

PS:本书提供了很多新的视角来看世界,让人脑洞大开,推荐大家阅读。

本文为原创文章,可能会经常更新知识点以及修正一些错误,因此转载请保留原出处,方便溯源,谢谢合作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amaddy.net/2017/04/future-history-thinking/

个人知乎,欢迎关注: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iamaddy

欢迎关注公众号【入门游戏开发】 入门游戏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