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addy 原创文章,欢迎转载,但希望全文转载,注明本文地址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amaddy.net/2014/02/web/

好久没发文了,这段时间每天过得都很累,很多前端的东西都没来得及去梳理总结。其次自上次写了后,发现在微信上很不好写源码,这是件很痛苦的事情,以后还是更新在个人博客上。

最近工作从PC前端切换到了移动端,需要学的东西也非常多。但本质还是换汤不换药,学习好新的工具还是一样的工作。移动端类型多,接口不统一等,坑也比PC端更多,需要一个个的踩过才能变得更加有经验,才能成长。更要命的是性能问题,在PC端毫不起眼的HTTP请求在移动端可能会被放的很大,尤其是2G网络,当产品面向的是屌丝用户时,这点需要尤其的注意。可以结合HTML5的性能接口,window.performance.timing来针对站点进行优化。在某些系统环境下还存在点击穿透的问题,以及浏览器本身的计算能力,毕竟性能上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,想要做到客户端这样的产品体验还是非常困难。

HTML5无疑是统一多端的利器,移动端无论是IOS系还是android系,不考虑较低版本, HTML5的特性基本上都得到良好的支持,但目前并不是被特别的看重,facebook都并不在这上面投入太多,很多公司的产品线宁愿去做多个客户端,HTML5只是辅助的,这也是HTML5还存在很难推广的现状。前段时间对native app和非native app的趋势争论了很多,从现有情况来看,BAT三家巨头在过去的2013年都抓紧的布局移动互联网,抢占入口。微信和手机QQ就是native app和web app结合的例子,包括淘宝系的支付宝,淘宝,天猫客户端等,无疑不是这样的,这种产品实现的方式在长时间内估计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,除非技术上又有突飞猛进的进步,因此HTML5还是有用武之地,至少这是未来的趋势。

昨天几个朋友聚会,有的人也在考虑是否退出互联网圈子,找份安稳的工作度此生,毕竟目前的互联网圈竞争实在太激烈了,在公司当一线码农,虽然拿着不低的薪水,但总觉得螺丝钉的滋味不是很好受,又避免不了经常加班,所以说不上有多少吸引人的东西。但在场有个招行工作的朋友说出了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,深深的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。他们深深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威胁,2013年,银行存款压力史无前例。余额宝确实给他们带来不少震撼,包括后来百度的百发等,逼迫他们去学习,快速适应革新,否则就会被别人甩的很远。

现在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传统行业中,如各种打车应用,以及各互联网公司部署的O2O产品线。医疗行业,餐饮行业等等都是大有可为的方向。这就一波浪潮,推动社会发展的浪潮,各大互联网公司及人士则是一群弄潮的人。移动互联网的前景很可观,这也是未来的趋势。想看看未来的科技社会是怎么的,可以参考走在中国前面的其他发达国家。

扯了很远,但想说明的一点是:互联网孕育着很多机会,尤其是结合传统行业。只要敢为人先,也会成长不少,收获不少。

推荐两本书《浪潮之巅》,《黑客与画家》。

本文为原创文章,可能会经常更新知识点以及修正一些错误,因此转载请保留原出处,方便溯源,谢谢合作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amaddy.net/2014/02/web/

个人知乎,欢迎关注: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iamaddy

欢迎关注公众号【入门游戏开发】 入门游戏开发